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实践活动表彰暨院企合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 2021-07-15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7月12日,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成都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教学实践活动表彰暨院企合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会上,首先对"百年追寻·青春向党"融媒体报道项目优秀成果予以表彰,并且为获奖师生颁发获奖证书。

据悉,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手成都日报社,于今年2月份启动了"百年追寻·青春向党——寻访感动我的共产党员"融媒体报道活动,在学院教师和报社记者、编辑指导下,百余名大学生历时近百天寻访身边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最终完成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视频+文字"作品,在《成都日报》报纸版、《成都日报》锦观APP、《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社会反响良好。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玉彬充分肯定了此次融媒体报道活动,希望新闻传播学院能继续深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交流,充分激活高校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合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才。成都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段后雷称,此次"百年追寻·青春向党"融媒体报道项目真正体现了开门办报的时代内涵,成功打通了新闻学界和业界,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教学新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案,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业界携手合作的好范例。
签约共建教学实习基地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自成立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先后同四十多家媒体机构、传媒公司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本次会上,又分别同成都广播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四川趣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陈海泉在会上强调,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媒介融合时代,传媒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另一方面更应回归新闻本质,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新闻伦理教育,培养核心能力。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永指出,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所的办学理念中,包含了"重实践、通媒体"等内容,这是经过深入调研之后提出的,就是希望借助传媒业界的平台和师资,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是合乎实际的。他希望学院加强与各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关系,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尊重、互惠双赢之原则,推动院媒合作、院企合作走深走实。

探讨如何加强院媒合作
此次会议的第三个环节是院企合作研讨。在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罗安平教授分享了此次"百年追寻·青春向党"融媒体报道项目的融媒体报道经验之后,与会嘉宾分别就新时代条件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媒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如何加强院媒合作、院企合作等,发表看法和意见。《成都日报》编委吴刚鼓励同学们尽量抓住机会走出象牙塔,走进媒体,走进社会,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积累经验,促进学业。"四川观察"总编辑岳学渊强调了当下传播力的重要性,指出媒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传播理论和受众研究的支撑,才能遵循传播规律,更好地开拓内容生态,因此他期待业界与学界的进一步融合交流。红星新闻负责人蒋勇认为,在新闻行业,内容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平台是命根,内容生产需要知识结构更全面、技术更新更快的传媒人才的加入。客座教授代表唐英认为,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与新闻业实践和需要之间,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错位和差距。新闻学院开门办学,与新闻机构、传媒公司加强合作,借助后者的平台、师资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育,是弥合这种差距的有效途径。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定勇最后总结发言说,嘉宾们就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媒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等,提出来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新闻学院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将是的重要启发和参考。他表示,学院非常珍惜与各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关系,一定努力推动院媒合作、院企合作走深走实。

【记者】张家文
【供稿】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